笔和纸传递热量!老师的“小书”变成了“心之
时间:2025-10-16 11:24 作者:365bet官网

湖北日报讯(记者张芊芊通讯员江媛媛)当网络交流成为学校沟通的主要渠道时,武汉三中的江旭拿起纸笔,用自己每天写的“家校联系本”,在家与学校之间架起了一座火热的“心桥”。开学仅一个月,这次培训就在他所任教的七年级五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。这本看似普通的小册子,实际上设计了独特的多维互动空间:学生每天记录好句子、整理任务、写反思;家长在“留言留言”栏目留下意见和鼓励;并由班主任aof在红评中完成了火爆的沟通闭环。 “这不仅仅是一本家中的书,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成长平台。”蒋旭说,“我们追求的是每天的应对,一步步的关怀。” “初中家校沟通应基于这样的认识,蒋旭班主任在开学第一天就将“家校联系本”纳入班级管理。在实践中,这本每天向学生、家长、老师传播的笔记本,正在构建一种新的“立体接触”沟通模式。不仅关注学业发展,更关心心灵成长,成为我的“压力” 为学生情绪降“阀门”,为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提供“微窗口”。打开这本通讯录,热议的谈话记录了学生们的每一个发展:有的学生因为“训练不规范”而感到不安,姜旭评价道,“多看一些普通视频,认真表演,一定能行”;张心童学生偷偷写下生日祝福,第二天就收到了老师的来信祝福“前途光明”;家长反映“孩子的效率进步了”,老师回应“每天坚持,就会有改变”。 “有几句话孩子不愿意当面说,却愿意用文字表达出来。”蒋旭表示,这些话成为了解学生内心的窗口,让他准确了解家长的教育期望,从而实现更精准的家校合作。 “开学近一个月来,江老师的日常点评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,他们很快就被纳入了新的集体。”晨曦的家长说的是705班。另一位家长也发现,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孩子情感治愈的一种形式。 “这本书就像一个安全的‘暖心洞’,让孩子们能够相信那些不愿意轻易说出来的事情。”从专注到课堂到与同学接触的细节同学们,从生日期待到成长迷茫,不少家长表示,《家校联系本》勾勒出新生成长的生动轮廓,让家庭和学校即使“不相见”也能“一见如故”;有效的方法就是阳光灿烂,为学生培养一个炎热而坚实的成长土壤。